如果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凭以下凭证证明:
(1)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以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是(1)、(3)、(4)项的有关凭证。
以上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如果存在欠条,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欠条中规定的工资数额。
员工离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员工在离职时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内则提前三天通知。员工不需要因未签合同而缴纳违约金,但如果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的约定,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同时,单位应结清工资,如拖欠工资,员工可维权。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失败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途径。文章还详细列举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等争议,以及不愿协商、调解或仲裁时的处理办法。公司拖欠工资会接受劳动、人社、住房城乡
我国法律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加付五成以上赔偿金的详细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并加付赔偿金。拖欠工资的时间限制为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超出此期限即构成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如因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