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区别
时间:2022-03-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很多人认为实习和试用期这两者是一个意思。其实实习期和试用期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区别
对象不同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和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是约定的而非法定的,也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关系建立的必备内容。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去单位特定岗位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由此可见,试用期只能针对劳动者,而实习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权利义务不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中只约定试用期而未约定期限,那么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的期限。因此,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并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此外,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然而,学生实习所在单位对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也不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的伤害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然而,学生可以通过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并可以依据与用人单位的相关约定,由学校主张权利。
期限不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的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而定。具体规定如下:- 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个用人单位与同一个员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而实习期没有相关的时间限制。
目的不同
试用期的目的在于用人单位获得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而实习期的目的主要是学校和学生的共同目的,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以上就是实习期和试用期的全部区别。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试用期约定需遵循六点规定,包括协商约定、期限限制、计算方式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
试用期是否有有效益工资
试用期工资的问题。试用期工资需根据劳动合同来确定,合同中有约定就有有效益工资。试用期的时间长短和次数限制因劳动合同期限而异。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合同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
-
离职和辞职有何区别?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是可以辞职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试用期内或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或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时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行使辞职权需要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自动离职与辞职有什么区别
辞职是指员工主动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员工提前三天通知公司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自动离职则是指员工在没有请假或说明的情况下
-
试用期和入职的含义是什么,两者间有哪些区别
-
试用期和入职的含义是什么?两者间有哪些区别
-
入职与试用期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