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例如,拍卖成交确认书等,都属于格式合同。
《合同法》从维护公平、保护弱者出发,对格式条款从三个方面予以限制: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
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根据《合同法》第39条,格式条款中约定免除或限制责任的内容,首要条件是内容符合公平原则。
下面是如何认定格式免责条款或限制责任条款的内容显失公平的方法:
根据合同法第53条,通过格式条款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的,一律无效。
此外,为防止当事人规避法律,应理解为限制责任条款同样无效。
这一规定的立法基础在于维护不可让渡、不可剥夺、不可侵犯之基本人权的思想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当事人将一方本应承担的责任推向社会的整体考虑。
对一般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格式免责或限制责任条款,以及加重对方一般性的财产责任、排除对方的一般性财产权利的格式条款,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能免责或限制责任的,免责或限制责任条款无效。
例如,《合同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除了前述两种情况外,需要认定格式免责或限制责任条款效力的,应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2条确定的标准进行审查。
该条规定了两个要件: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这两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行。
需要说明的是,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因此此种情况下相对人只能依《合同法》第54条请求撤销,而不是根据第40条请求确认无效。
承租人在租赁期间转租房屋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其中,承租人必须获得出租人的书面同意才能转租,且不得在拖欠租金、擅自搭建、租赁合同未约定转租等情况下转租房屋。办理转租时需注意订立合同、经原出租人同意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转租期间,承租人需继续履行原租赁
违约金在租赁合同中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其计算方法。违约金旨在约束和保护租赁双方权益。计算违约金的方式包括按合同约定支付、请求变更约定的违约金、根据实际损失计算、独立支付以及与租金的关系等。双方发生争议时,应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处理,如无法协商解决可
租房合同违约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根据《合同法》规定,违约金的计算以实际损失为比较标准,并可以调整到实际损失的130%以体现惩罚性。对于租房合同违约金过高的处理,双方应按约定支付违约金,如约定过高可请求降低。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损失
廉租房是否免征增值税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经营廉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可以免征增值税,但需要单独核算公租房租金收入。长期租房户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申请廉租房。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公布保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