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 >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的规定是如何的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的规定是如何的

时间:2024-05-1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61
什么是地役权?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简单点说地役权就是为了自己的便宜而使用他人财产的权利。那么,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的规定是如何的?对此,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的规定

一、地役权期限的一致性原则

根据实践经验,土地供役权和需役权的使用期限可能不一致。例如,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为20年,而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已经有30年。在这种情况下,地役权的期限应按照20年确定。

二、地役权期限的协商和补充

设定地役权时,双方当事人应协商确定其期限。如果当事人对地役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以事后补充协议。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设立的地役权,其期限不得超过各自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规定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如下:-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 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根据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延长。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如下:- 居住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四、地役权期限的限制

无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还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为地役权人或供役地权利人,他们设立地役权的期限都受到限制。地役权是依附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而存在的用益物权,一旦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不存在,地役权也将失去存在的依据。

以上是对地役权期限的法律规定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网站旨在成为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已登记的地役权申请转移登记提交的材料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明、地役权转移合同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如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的不同。

  •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联系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联系和区别。相邻权是处理相邻关系时享有的权利,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地役权是为了自己的使用便利而使用别人土地的权利,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两者在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正确

  • 土地使用权用益权解析

    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承包经营权主要是农村农用土地;建设使用权是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地役权是相邻土地的相应权益;宅基地是农村建设住房的土地使用权。在我国法律是规定的用益物权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典权。用益物权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自

  • 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别办理情形
  • 地役权变动后,当事人是否要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的规定是如何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