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3-09-20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网小编的步伐一起往下看吧。
法律对地役权期限的规定
地役权期限的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地役权的期限应当由当事人约定。然而,这一约定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需役地与供役地期限不一致的情况
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为20年,而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已经有30年了。在这种情况下,地役权的期限最长为20年。
地役权期限的确定
设定地役权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确定其期限。如果当事人对地役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以事后作出补充协议。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设立的地役权,其期限不得超过各自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做出了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居住用地期限为70年,工业用地期限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期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期限为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期限为50年。
地役权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
无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还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无论其作为地役权人还是供役地权利人,他们设立地役权的期限都受到限制。因为地役权是依附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而存在的用益物权,一旦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不存在,地役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地役权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之上,是为了自己的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地役权的规定包括设立形式、登记效力、期限、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效力、抵押和变动等方面。
-
土地使用权用益权解析
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承包经营权主要是农村农用土地;建设使用权是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地役权是相邻土地的相应权益;宅基地是农村建设住房的土地使用权。在我国法律是规定的用益物权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典权。用益物权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自
-
地役权的意思是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最后,在权利存续期间及有偿与否方面,地役权的存续期间可由当事人约定,地役权的取得有偿与否也取决于地役权的设定方式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
地役权与相邻权有什么区别
相邻权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而确定,是所有权的延伸。地役权则是依当事人之间的设立地役权合同而发生,属他物权范畴。相邻权适用的范围既包括土地毗邻关系,又包括建筑物毗邻,及建筑物内部区域的毗邻关系。地役权作为约定权利,反映对自己土地提供约定的便利要求,自然在
-
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别办理情形
-
地役权变动后,当事人是否要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是如何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