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订金是否能够退还取决于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如果是开发商违约,则购房者有权要求退还等额订金,并且不需要支付违约款。如果是购房者方面违约,则订金将无法退还。
在法律上,并没有对“订金”进行严格的界定。从文字理解上来看,“订”的含义是指订立、预订的意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购房者支付的仅仅是订金,那么根据法律,开发商只需要退还等值金额。
相比订金,法律上对于“定金”有较为严格的界定。在我国,《担保法》将定金视为一种债务担保方式,在《合同法》中则视为一种违约责任承担形式,其基本法律性质是违约定金,并且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定金有两种作用:
如果购房者支付的是定金,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开发商双倍退还定金。
购房交付定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定金的性质、定金条款的具体情况和生效条件,以及定金与预付款、订金的区别和防范开发商陷阱的重要性。在约定购房定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合理约定定金数额,避免双方承担较大损失。同时,也提到了如何防范开发商的陷阱。
买房过程中定金、订金、诚意金与意向金的区别。定金是担保方式,不可退还;订金是预付款,可退还;诚意金和意向金用于表现购房诚意和意愿,但诚意金存在风险,需警惕。在购房过程中需注意各种金的性质和用途,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购房过程中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以及诚意金与认购金的差异。定金作为保证金,若交易成功则不退还,若违约则双倍返还;订金则是为了获得优先购买权,无论交易成功与否均需退还。诚意金旨在促进诚信交易,而认购金则是表达购房意愿并享受优先购买权和优惠。
现场看房时需要注意的陷阱。包括定金陷阱,开发商利用人们跟风心理制造的抢房陷阱,房屋面积陷阱,以及开发商口碑和五证的重要性。提醒购房者在现场看房时需保持警惕,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