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各级工会有以下义务:
(1)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注意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七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监察中享有以下权利:
当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少于两人,且未出示证件给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时,用人单位有权拒绝监察。
当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政单据或未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时,当事人有权拒绝处罚并有权予以检举。
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有陈述和申辨的权利。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劳动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数额较大的罚款的决定有权要求劳动行政部门举行听证。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劳动行政部门告知对其处罚决定后的三日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
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向上一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当事人对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拖欠社保费用的处理方式及劳动者的维权途径。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社保征收机构有权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劳动者可通过沟通、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投诉等途径维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的情况,包括社保缴纳等。劳动者可向劳动保
关于计算加班费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计算加班费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实发工资为标准。劳动合同中还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等必备条款。劳动者在加班后如果未收到加班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如何保护女工及未成年工的劳动安全。文章提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等措施。主要目的是确保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落实,防止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保障他们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