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伤残鉴定等级核算赔偿的数额,工伤认定后,若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2. 对于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对于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作时间内的死亡一般属于工伤死亡,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具体属于工伤死亡的情形包括: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
2. 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的死亡。
3. 在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4. 因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导致的死亡。
5. 在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享受伤残补助金期间死亡。
残疾赔偿金的确定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按五年计算。
对于受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未减少的情况,或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严重职业妨害影响其劳动就业的情况,可以对残疾赔偿金进行相应调整。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工伤保险赔偿的范围及责任。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工伤相关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雇主需承担未购买工伤保险时的全部赔偿。工伤认定范围包括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等。职工在特定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
企业破产时工伤职工的待遇解决方式。包括申请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待遇的具体支付方式和劳动合同终止与经济补偿等内容。工伤职工可依法享受相关待遇,企业破产时应当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对于异议,职工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单位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