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期货 > 期货交易 >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既遂判刑规定是什么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既遂判刑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2-09-0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3785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既遂的判刑规定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既遂判刑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既遂判刑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如下:犯本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行侵犯的客体包括国家对证券市场、期货交易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以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与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区别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行为往往会制造虚假的证券、期货市场行情,诱导投资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从虚假的证券、期货市场行情来看,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与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具体来说,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 引起虚假行情的原因不同: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主要通过操纵市场行为制造虚假行情,以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交易,谋取利益;而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则是通过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来影响交易市场,扰乱证券、期货市场。
  2. 主观方面的差异: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主观上必须有意图影响证券、期货价格,并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减免损失;而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则不要求主观上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3. 法定危害后果要求的不同: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属于情节犯,要求操纵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程度;而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属于结果犯,要求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产生严重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居间合同

    甲方金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与乙方作为期货交易居间人的合作合同。乙方负责为甲方介绍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合同中详细规定了乙方的义务,包括明示身份、如实介绍市场情况、揭示风险和收益等,同时也规定了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培训和监督乙方的活动。居间报酬的计算方式、

  • 套期保值的方法

    套期保值的方法和策略。针对生产者、经营者和加工者等不同角色,文章介绍了卖期保值和综合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同时,也强调了企业在实施套期保值交易时应该注意的程序和策略,如坚持“均等相对”原则、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等

  • 期货交割的定义和方式

    期货交割的定义和方式,包括现金交割和实物交割两种类型。我国商品期货交割方式全部采用实物交割,包括集中交割和滚动交割。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郑州商品交易所一号棉花交割程序以及商品期货五大交割日的流程。这些流程包括买方申报意向、分配标准仓单、买方交款并取得标准

  • 加强会员管理,保护会员权益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加强会员管理,保护会员权益的相关办法。内容包括会员的定义、分类、义务,以及交易会员的业务范围、资格条件和申请所需文件等。旨在规范会员在交易所的业务活动,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 期货交易的主要特点
  • 股指期货的卖空机制
  • 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术语解析
期货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