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 > 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谁出?

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谁出?

时间:2023-07-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2028
导读: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是由买方来承担的。对于购买房屋的人员来说,应当缴纳的税费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有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期购房是按照1%的比例来进行缴纳,如果是90平方至140平方米的话,是按照房屋价值的1.5%缴纳。

一、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谁出?

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是由买方来承担的。买房人应缴纳税费:

1、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1%缴纳;90—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买方承担

2、房屋产权登记费:80元;非居住用房、法人售房300元。

3、交易费:3元/平方米

4、测绘费:按各区具体规定

5、权届登记费及取证费:按各区具体规定,一般情况是在200元。

二、卖房人应缴纳税费是什么?

1、土地增值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缴纳。

2、交易费:3元/平方米

3、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5.5%缴纳。

4、个人所得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或房屋原值—房屋现值差额20%缴纳。(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税完税额计算)

三、房屋买卖注意事项是什么?

签订买卖合同是日常市场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对于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条款,我要慎之又慎,以防合同欺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一)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核

确认主体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同时核实签约方是否具有实际履行能力。

1、主体是法人组织的:

①在订立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的原件,同时注意其证件复印件等非原件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防止造假。

②注意审查营业执照是否有瑕疵,比如被吊销、被暂扣等情况。

③可以通过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审查对方实际注册资本和资金,确保其有合同实际履行能力。

④确认买卖方必须是标的物的所有人或者有权处分该物的组织。

2、主体是个人的,对其进行履约能力的审查可以通过对其单位及其同事、家庭、朋友、邻居等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信息,最后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和信用程度。

(二)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如果主体是法人组织的应以营业执照名称为准,如果自然人以居民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

(三)标的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产地、数量及价款

1、合同标的物应全称具体,不能简写,注意标的物不得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

2、品种、规格、型号、等级、花色等要写具体注明,必要时可通过附件说明标的的实际情况。

如果现在如果购买二手房的话,那么双方当事人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双方当事人是需要签订书面的买卖合同,而这中间也会涉及到相关的费用方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之下涉及到过户费用的话,应当是由买方来承担对吧,还有就是相关的契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十条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规范及其意义

    政府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规范及其意义,通过国十条的落实向房地产市场发出明确信号。政府区分住房购买的投资与消费,旨在改变住房市场成为赚钱工具的观念,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这种区分对房地产市场及国家经济长远影响重大。

  •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的救济措施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请求行政救济,包括排除妨碍、停止侵害、返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和赔偿损失等措施。同时,土地使用权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土地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

  • 商铺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商铺产权到期后处理方式的问题。商铺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组成,土地使用权有期限限制,到期后可缴纳土地出让金重新获得。商铺产权既有优势也有缺点,包括自由买卖、租金上涨收益等,但也存在总价高、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办理产权证书及交易涉及多项税费。

  •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二手房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条件,便可认定为合法有效。同时,也讨论了二手房网上签约的法律效力及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应防范的风险,如确认房屋主人的销售资格和

  • 外地有房深圳买房算二套房吗
  • 婚前第一套房婚后买房是二套房吗
  • 买卖合同中过户费一般谁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