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员工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交通工具事故伤害,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然而,如果员工对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那么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车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事故致人身损害的主要赔偿项目包括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每年7月左右,各省份会根据本地的统计数据公布统一的标准。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确定赔偿数额,包括户籍情况、伤残等级、家庭成员中被抚养人情况、个人收入情况、住院治疗护理情况等。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交通事故认定书、病历、医疗费发票和清单、个人收入证明、居住证明、家庭成员户籍情况、交通费等,以备在诉讼中使用。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的责任。具体如下:
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那么他方无责任。而如果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那么该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综上所述,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一定属于工伤。如果最终认定员工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则员工需要自行承担给他人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这种交通事故与用人单位无关,因此,对于确认负主要责任的员工来说,申请工伤认定是没有必要的。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
职工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此类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只有符合明确的认定条件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文章还列举了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以及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
交通赔偿和工伤赔偿能双赔,但仅限于未重合的部分。在上下班途中,因发生本人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在赔偿的责任上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相竞合。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