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 >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时间:2023-09-0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0808
  一、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这两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薪酬的一种;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1、按劳分配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2)、在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中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3)、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4)、由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2、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1)、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2)、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3)、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4)、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5)、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上面的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工资和薪水的区别的内容,其实这两者是没有实质区别的,只是人们的称呼不同而已。可见,多了解这些知识对我们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 什么是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以及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和种类。劳动监察具有强制调查权和一定的处罚权,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劳动关系主体是否遵守劳动法律。劳动仲裁机构主要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劳动行政处罚是劳动行政的重要内容,只能由劳动监督检查机关行使

  •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调解,如无果则可以考虑向劳动监督管理机构投诉、提交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方式包括向劳动监督管理执法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如有欠条等相

  • 薪酬和工资的区别
  •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 与工资相关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