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中包含了年终奖的发放事项,那么公司不发年终奖就是违法的。如果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年终奖,那么公司不发年终奖是合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差额部分的劳动报酬;如果逾期不支付,还需要按一定比例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些业内人士发现,将季度奖先记账,然后到年终一次性发放,可以大大减轻税负。例如,假设某员工每年获得24000元的奖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发放: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全年的纳税金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如果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 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如果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低于费用扣除额,需要先将年终奖减去个人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然后再按照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
即使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低于费用扣除额,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因为费用扣除额已经在工资中扣除,全年奖金除以12的目的是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而不是判断是否需要纳税。
根据国税发[2005]9号的规定,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奖金需要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不能单独享受年终奖计税优惠。每个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只能采用一种计算方法。
如果单位为个人支付个人所得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列支。
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特定情况下裁减人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等。补偿金额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最高不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且不超过十二年。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两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赔偿金。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结清所有报酬和补偿金。赔偿金计算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而定。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属于工资范围的一些费用。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