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和解概述

时间:2023-08-2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683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其中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该法律条款明确赋予了消费者对消费争议要求和解的权利。

协商和解的定义和过程

定义

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双方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

过程

协商和解的过程是双方反复妥协、互谅互让的过程。双方通过直接沟通、联系,提出各自的要求和看法。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合理,可以答应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达成和解协议。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不合理,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由消费者予以考虑。如果消费者认为经营者的解决方案适当,可以接受,从而达成和解协议。

协商和解的优势

协商和解具有以下优势:

  • 成本最低:通过和解方式解决消费纠纷对争议双方来说成本最低。
  • 效率最高:与其他法定渠道解决相比,协商和解可以更快速地解决纠纷。
  • 维护友好关系:协商和解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友好关系。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

如果您对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感兴趣,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 消费者协会调解程序和要求
  • 向行政部门申诉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 仲裁机构仲裁程序和申请要求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程序和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赔偿方案

    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多种方式。首先,在决定申诉时,消费者应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信息。其次,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后达成和解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并请求行政部门根据协议作出调解书。如果达成仲裁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并向仲裁

  •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 消费者申诉后,是否还可以协商和解

    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撤回申诉。协商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针对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协商和解建议的行为,消

  •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中协商和解是什么意思
  • 投诉不予受理范围
  •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