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投诉须知及注意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投诉须知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4-01-20 浏览:7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4749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职责和权限

什么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都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并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以查处重大违法行为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哪些情况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以下情况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1.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
  2.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收取保证金、押金等费用或扣押劳动者证件的;
  3. 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4. 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5. 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6.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不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和节假日工资报酬的;
  7. 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8.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9.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10. 用人单位使用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相应技术工种的;
  11. 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
  12.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
  13. 其他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劳动者如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举报投诉:

  1. 直接来访,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反映情况;
  2. 书面来信,按照寄信要求写明详细的收件人信息;
  3. 拨打服务热线进行咨询,全省统一电话12333;
  4. 来电或传真举报投诉,直接拨打当地公布的举报电话或通过当地12333或114查询。

来访举报投诉的劳动者需要填写举报投诉登记表,确保真实性。如果能提供被举报单位涉嫌违法的相关证据材料,请尽可能提供。如果有5人以上共同举报投诉的,需推选3人作为代表。

劳动监察部门鼓励署名举报。如果举报提供了重要线索以查处重大案件,首个实名举报人将获得一次性奖金,金额一般为200至2000元。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予受理的情况

以下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予受理投诉:

  1. 投诉请求事项已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投诉请求事项不明确;
  3. 未提供相关线索且被投诉单位的违法事实不清;
  4. 未提供被投诉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违法事实等基本情况;
  5. 投诉内容经核查与事实不符;
  6.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或未被投诉;
  7. 投诉请求事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或不属于本级监察机构管辖范围。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劳动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方式:

  1. 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不法侵害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履行劳动合同、履行劳动义务或享受劳动权益发生争议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举报投诉的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收到举报投诉后,有权进行调查和现场检查,并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

  1. 对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 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3. 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4. 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 涉嫌犯罪的,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6.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或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8. 对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事项或已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或已提起诉讼的事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的程序办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停薪留职怎么办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 女职工流产有流产假吗?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时,单位应根据医院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劳动部的通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期间工资照发。在北京,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怀孕不满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否则用人单位

  • 生育险一般报销多少钱

    生育险的报销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生育津贴的计算公式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假期天数。生育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医院定额结算。其他补贴和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社保参保需要携带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到所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自

  • 两名罪犯因在监狱服刑期间殴打同监犯人被判无期
  • 鼻子打骨折案件的法律判决如何?
  • 试工十天没入职辞职有没有工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