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陆某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交管部门认定他没有责任。大港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随后认定他为工伤死亡。陆某的妻子及父母要求他生前所在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给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工亡人员家属抚恤金。但单位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被劳动仲裁部门驳回。三人于今年4月提起诉讼,要求单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被告单位认为,陆某家属应先申请交通事故赔偿,然后再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并且该赔偿应由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支付,而不是用人单位支付。
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认为,陆某生前是被告单位的职工,被告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为他参加了工伤保险,所以他发生工伤后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告主张原告应先申请交通事故赔偿,并依据赔偿调解书或判决书才能获得工伤赔偿的主张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机制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所以原告是否获得民事赔偿并不能减轻被告应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被告主张应由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支付工伤待遇的主张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工伤保险机构只与用人单位有保险合同关系,受害人获得赔偿只是基于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地位。受害人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要求单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单位给付陆某妻子、父母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给付陆某没有劳动能力的妻子供养亲属抚恤金。被告单位上诉后,市二中院维持原判。
工伤双臂骨折的赔偿标准和程序。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同时,文章也简要介绍了骨折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国家规定的伤残鉴定时限及相关内容。根据国家规定,伤残鉴定时限为受理后6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30天。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参加,个人不需交纳费用。单位需承担治疗费用、工资及住院伙食补助。伤残鉴定后,受伤者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社保部门不再受理。同时,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提出申请。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劳动者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工伤赔偿。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包括提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