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陆某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交管部门认定他没有责任。大港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随后认定他为工伤死亡。陆某的妻子及父母要求他生前所在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给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工亡人员家属抚恤金。但单位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被劳动仲裁部门驳回。三人于今年4月提起诉讼,要求单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被告单位认为,陆某家属应先申请交通事故赔偿,然后再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并且该赔偿应由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支付,而不是用人单位支付。
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认为,陆某生前是被告单位的职工,被告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为他参加了工伤保险,所以他发生工伤后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告主张原告应先申请交通事故赔偿,并依据赔偿调解书或判决书才能获得工伤赔偿的主张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机制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所以原告是否获得民事赔偿并不能减轻被告应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被告主张应由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支付工伤待遇的主张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工伤保险机构只与用人单位有保险合同关系,受害人获得赔偿只是基于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地位。受害人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要求单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单位给付陆某妻子、父母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给付陆某没有劳动能力的妻子供养亲属抚恤金。被告单位上诉后,市二中院维持原判。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工伤鉴定后多久可定级的问题,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进行工伤索赔,只要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可按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有利
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受害职工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若无法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可按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厂方坚持工伤赔偿,死者家属应在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内申请并配合调查。若时效已过,可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损害
申请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流程。用人单位应在员工遭受意外伤害或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后的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员工或其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经过工伤认定后,赔偿责任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