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5日,王莘持有效证件前往机械制造厂应聘。总管询问了几个问题后,让她去精工车间报到。除了告知月薪1500元和填写应聘表外,没有办理其他手续,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2006年4月25日,人事科通知王莘结账离厂。王莘不解,因为她没有违法和违反厂规厂纪,为何要离厂。她试图找到总管理论解决,但总管拒绝见她。王莘只好结账后,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做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根据《劳动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项第2点规定,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首先应督促双方当事人依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续订或终止劳动合同。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分双方当事人在达成事实劳动关系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根据补签劳动合同和争议的具体情况及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责任大小,妥善处理争议。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因事实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有两种方法:
1. 补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3条第(1)项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应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收入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百分之二十五的赔偿费用。根据该规定,机械制造厂应支付王莘的工资及赔偿费用,总计1875元。
2. 同意终止劳动合同处理: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完成,用人单位应按规定一次性发给劳动者生活补助费。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以王莘在该单位工作年限三年的月平均工资为标准,发给她4500元生活补助费。此外,企业还应向王莘发放《劳动合同终止证明书》,王莘凭此证件到劳动部门办理失业登记,申请领取待业救济金。
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填写辞职申请书、明确解除合同时间、了解经济赔偿规定和签订解除合同协议书等要点。同时,文章简要介绍了劳动合同的定义、主体及订立原则。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特点和存在的几种情形,以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虽存在劳动关系,但不符合劳动合同成立的法定要件。主要存在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否定其效力,
儿童在暑期是否可以从事短期工作的问题。明确提到童工与暑期工作的区别,强调暑期工作是短期的,通常是针对学生年龄的暑期实习。通常情况下,企业禁止使用童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过批准可以招聘未成年人。其他用人单位招聘未满16周岁的学徒工则视为
疫情期间企业应对职工报酬的处理方式。规定因疫情防控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需支付工作报酬;未返回岗位的职工可优先休年假并享受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能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发放生活费,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