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金是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对方遭受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赔偿。赔偿金具有惩罚性,属于一种惩罚性赔偿。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一次性支付的经济上的补偿。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按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对于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但支付的年限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包括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以下劳动收入不包括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范围内:
总结: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在性质和计算标准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赔偿金是一种惩罚性赔偿,用于补偿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造成的经济损失;经济补偿金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用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向劳动者支付。对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来确定支付标准。在计算基数范围上,经济补偿金包括劳动者应得的工资,但不包括劳动保护费用和其他特殊劳动收入。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允许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形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协议,终止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非全日制用工不允许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需定期支付工资并缴纳工伤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