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的仲裁立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变更通常适用的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标准。然而,这些规定通常有特定的背景,即这些国家允许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的实体问题向法院提起上诉。
尽管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已成为仲裁的主流,但仍有个别情况下对仲裁裁决提起上诉的情况。对仲裁裁决的上诉包括向第二审仲裁庭提起上诉和向法院提起上诉两种情况。向法院提起的上诉又分为完全上诉和不完全上诉。
完全上诉是当事人就仲裁裁决的实体问题,无论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向法院提起上诉,并由法院进行全面审查,即二审。少数国家允许当事人提起此种完全上诉,但往往施加了严格的限制。例如,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1482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放弃了上诉权,或仲裁员被授权以友好仲裁员的身份行事,当事人可以对国内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完全上诉。然而,对国际仲裁裁决则不能提起此种上诉。秘鲁《普通仲裁法》规定,在国内仲裁中,除非仲裁裁决是依公允和善良原则作出的,当事各方可约定对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上诉。但对于国际仲裁裁决,则不能向法院上诉。类似规定也存在于葡萄牙、突尼斯以及加拿大适用普通法的各省等地区。
通过考察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可以发现:
(1)此种上诉一般仅适用于非涉外仲裁裁决,对于国际仲裁裁决则不允许提起此种上诉。
(2)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两种形式:有的国家规定,除非当事各方已放弃上诉权利,否则可对仲裁裁决提起上诉,即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放弃上诉权;有的国家规定,对仲裁裁决提起完全上诉须经当事人同意或约定。
(3)对当事人授权仲裁员以友好仲裁员的身份作出的裁决不能提起上诉。
此种上诉不是一种完全上诉,而仅限于就法律问题提起上诉,并仅见于普通法国家。例如,英国《1996年仲裁法》为在英国作出的仲裁裁决规定了可向法院提出的3种补救方法,其中之一是第69条所规定的对英国法问题的上诉。然而,该规定属于该法的非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可约定排除上诉的权利。当事人约定仲裁裁决不附具理由的,应视为约定排除此种上诉。其他普通法国家或地区如澳大利亚、百慕大、香港、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亚伯达省和新加坡的立法亦有类似规定。由于所有这些国家或地区都采纳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而该法并未包含此种救济,因此上述法律所规定的此种司法审查仅适用于国内仲裁。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涉外合同的处理规则,包括当事人协议原则、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原则。当事人可协商选择管辖地和适用法律,也可选择仲裁解决争议。若未明确选择,则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在涉外合同纠纷中,可适用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