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仲裁的监督是必要的,但过度干预会对仲裁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阻碍、扼杀仲裁制度的发展。
与司法裁判相比,仲裁的优点在于程序灵活快捷、仲裁费用低廉、保密性强,能够避免司法程序的拖延和损耗。
如果法院过度干预仲裁,对仲裁裁决的实体和程序进行全面的审查,就会使仲裁成为诉讼的翻版,仲裁的优势不复存在,仲裁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定位仲裁的价值取向,即效益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司法审查权的关系。
承认裁决的终局性和不对裁决进行实体审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事人选择仲裁,是为了避免在司法上诉程序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尽快了结争议,这就是仲裁的效益原则。
仲裁的公正包括仲裁程序的公正和结果的公正。由于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局限,实体公正往往难以获得和衡量。所以,健全的审判制度能够为利益冲突的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开场所,让他们在尽可能平等的条件下充分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理由。最后,由受过专门训练且富有经验的第三者依法作出裁判。通常,在完成这一切之后,我们所谓的法律的正义也就实现了。
在法院对仲裁的监督中,如果允许对仲裁进行实体审查,允许就仲裁裁决上诉,则势必牺牲仲裁一裁终局的优势,使仲裁的作用无法发挥。而即使允许上诉,也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正确。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百完善的诉讼程序。而如果确定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则必然要求不对仲裁的实体进行审查。从各国仲裁立法的发展过程来看,法院监督作用的着眼点已从在裁决实体内容进行监督以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公正性转向从仲裁程序上保证仲裁的公平进行;从全面的监督转向重点原则的监督。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国际投资法领域的ICSID裁决撤销程序的重要性。它是《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裁决撤销理由和程序的规定。当事方可根据规定的理由向ICSID秘书长提出撤销裁决请求。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仲裁庭组成不适当与仲裁庭成员有受贿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