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资合同、章程的规定
根据合资合同第33条的规定,合资公司可以解散的条件包括:(2)合资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无法继续经营;(3)出资一方违反法律、法规、章程、合同规定的义务,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4)合资企业无法达到经营目的,同时没有发展蓝图。合资合同第69条第(2)、(3)、(5)也作出了内容相同的规定。
(2) 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90条第(二)、(三)、(六)的规定,合资公司可以解散的情况与上述合资合同的规定相同。
(1) 合资公司未达到经营目的,同时又没有发展前途
经营目的约定
根据合资合同第6条的规定,合资公司的目的是为了使各方都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
经营的实际成果
亏损:自1993年投产以来,合资公司连续亏损,亏损额高达600余万元。虽然在1999年到2003年期间实现了连续盈利,但仍无法弥补之前的亏损,没有可分配的利润。2004年继续亏损,截至2004年12月31日,合资公司累计亏损4,242,258.26元。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新增亏损141万元。此外,儋州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使合资公司受损失492万元。综上所述,合资公司累计亏损达到1052万元,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状态。
投资经济效益:零元
投资各方没有获得任何回报,没有获得经济效益,更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经济效益。
结论:合资公司经营12年,未达到经营目的。
(2) 合资公司没有发展前途
公司缺乏必要的流动资金,且持续减少,无法补充
根据证据,2005年3月,合资公司可利用的流动资金仅有100万元,无法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300万元流动资金。2005年6月,公司的流动资金减少到80万元,并被冻结。目前,帐上的流动资金仅有20万元,且面临投资公司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由于资金缺乏,合资公司缺乏自有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无法制定经营计划、销售计划和预算,生产无法进行。
合资公司的原料供应困难,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设备已老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困难。
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班子难产
2005年初,总经理和一副总经理因对企业丧失信心辞职,该职位后继乏人,各方均未能提出满意的人选。
各投资方存在严重分歧,董事会陷入僵局,难以做出决策。
中国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前者主要处理涉及契约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后者则主要处理海事方面的争议,如船舶救助、碰撞、经营等争议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两个机构均为我
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依据,包括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理由的默示放弃制度。撤销仲裁裁决是为了监督国际商事仲裁活动,实现国家的司法干预和控制。各国立法中,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包括仲裁协议无效等。默示放弃制度符合禁止反言原则和诚实信用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全球范围内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设立情况,包括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以及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文章介绍了仲裁机构的性质、任务,并详细阐述了仲裁程序、适用的实体法以及仲裁审理的形式。这些机构并非司法部门,而是依据法律成立的民间机构,主要处理国际商事争议。仲裁程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