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3年初,申请人因被申请人拖欠其上百万货款而根据双方的仲裁协议向国内某仲裁机构提起仲裁。仲裁委受理此案后,根据仲裁规则规定向双方送达了仲裁通知和有关仲裁文件,但寄给被申请人的文件以“地址错误”被退回。后仲裁委委托国内某律师事务所进行了委托送达。被申请人没有答辩也没有参加开庭审理。仲裁庭进行了缺席审理,于2003年9月9日作出缺席仲裁裁决,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所欠的货款及其部分利息,并承担律师费、仲裁费、实际开支。
申请人获得胜诉裁决后,于2004年初,委托我会法律顾问联系美国律师,寻求仲裁裁决在美国的执行。美国律师先向被申请人发出了律师函敦促其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但被申请人的董事长一直不予理睬,后又声称不拖欠申请人任何货款。于是申请人向美国纽约联邦法院递交了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被申请人仍然没有参加美国纽约联邦法院的法律程序。申请人后向美国法院申请缺席判决,得到了美国法院的支持,法院作出了承认并执行仲裁裁决的缺席判决。之后,被申请人终于露面,以根本没有收到仲裁通知和其他有关仲裁文件为由,向法院申请撤销该缺席判决。双方都向美国法院陈述了意见,最后美国法院以被申请人确没有收到仲裁通知,剥夺了其申辩权利为主要原因,撤销了该缺席判决。
此时,申请人面临着法院对该案件的重新审理,昂贵的律师费、高额的实际开支,让申请人对在美国的诉讼望而怯步。而这也正是被申请人所利用申请人的弱点,所以被申请人的律师运用了各种诉讼手段,要求申请人前往美国进行诉讼。被申请人恶意逃避债务的意图显而易见,我法律顾问建议申请人前往美国,利用被申请人根本没有想到申请人会去美国参加法律程序,而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通过此次行程趁其不备给其造成压力,达成和解。申请人最终接受了我部的建议,并委托崔-普律师一同前往。
申请人的美国之行向被申请人表明了其追回货款的决心,被申请人考虑到高额的律师费支出,在申请人的压力之下,表达了希望和解的意愿。申请人考虑到在美国诉讼的成本,也表示愿意有条件的接受和解。双方就和解数额问题,开始了为期4天的抗衡,在会法律顾问和美国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就和解数额达成了一致,被申请人一次性付清了和解款项,了解了此案。至此长达近6年的拖欠货款纠纷终于有了结果。
例如,英国长期以来奉行"法院管辖权不容剥夺"的原则,十分强调法院对仲裁的司法干预。因此,一般认为,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和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法院的支持与协助是必不可少的。在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不能执行时,命令仲裁庭终止仲裁程序,由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是裁决作出后,当事人阻却裁决效力的途径之一。撤销裁决程序的启动在实践中会产生裁决效力不确定的结果,会对承认与执行地国法院有关执行程序的进行产生影响。《纽约公约》关于裁决被撤销以及裁决已经被提起撤销之诉时,被申请承认与执行地国的法院应
商事仲裁因为在解决纠纷中具有快捷性、实用性、专业性和高效性,已成为国际通行的经济纠纷解决方式。截至2013年6月28日,中国仲裁机构有219家,2012年全国共受理仲裁案件9万多件。适用简易程序的,仲裁庭应在组庭后3个月内作出裁决书。程序中止的期间不计入上述规定的裁
仲裁地法院审查确定,可撤销裁决。执行地可不执行。只撤销超裁部分。是否使用被送达地法律规定或官方要求的方式送达文书。非当事人原因,符合公平原则,可撤销。如果有瑕疵,可以缺席审理和裁决。因为仲裁程序须适用仲裁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