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 > 公司解散未赔偿:应对措施及法律建议

公司解散未赔偿:应对措施及法律建议

时间:2024-08-3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017

公司解散不给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的救济途径

劳动争议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公司解散后,如果劳动者没有获得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他们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法律程序,旨在解决劳动争议。

诉讼

如果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被劳动者接受,除非有其他法律规定,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一种法律途径,通过法院审理来解决争议。

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除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是负责监督和管理劳动关系的政府机构。如果劳动者认为公司拒绝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行为,他们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报警。

法律依据

上述救济途径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根据该法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仲裁或诉讼来解决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疫情期间公司解散的赔偿问题

    疫情期间公司解散后的赔偿问题。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需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而定。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以及被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解散的决议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根据相应比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公司解散时员工的赔偿权益

    公司解散时员工的赔偿权益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员工可以获得不同的补偿,包括劳动关系终止的经济补偿和未提前通知的赔偿等。同时,未签合同的员工也有权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权益。整体内容关注员工权益保障,涉及细节需遵循现行政策和法律规定。

  • 企业关闭分流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企业关闭时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关闭属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理由,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取经济补偿。解散公司的原因包括任意解散和强制解散,其中任意解散可由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等原因引发,而强制解散则是因为公司受到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 公司解散后员工的年终绩效赔偿问题
  • 公司解散期间女职工的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