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索赔案件一般发生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形下发生的工伤。
工伤索赔除了可以依法主张《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各项工伤待遇损失外,还可以根据劳动者的不同情况,主张其他损失和赔偿。现结合本人办理的案件,谈谈如何写诉讼请求:
一、本人代理工伤职工起草的工伤诉讼请求:
1、裁定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以此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倍工资,直至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日,本项按月计算暂计至2008年6月为9100元;
2、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2006年5月27日至2008年5月26日漏支付和申请人代垫付的工伤待遇及支出65366元(暂按伤残3级计算);
3、裁定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医疗终结期鉴定和工伤康复确认或提供社会保障部门要求的这些申请所需的所有文件和协助;
4、确认本案工伤的医疗终结时间为1.5年,并以此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承担从2008年5月27日至2008年11月26日医疗期间的各项工伤待遇,此项数额除医疗费外为34710元(暂按伤残3级计算);
5、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按月支付经依法确认的康复期间的各项工伤待遇,并预付其中的康复费用30302.91元;
6、裁定在康复终结后,被申请人向申请人一次性赔偿因未依法给原告购买工伤保险而给原告带来的工伤待遇损失213780元(暂按伤残3级计算,下同);康复器具费用暂计6万元,共计273780元。
7、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一次性赔偿因未依法给申请人购买工伤保险而使申请人不能享受年金性工伤待遇所导致的损失193168元;
8、裁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依法办理从用工之日起到双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止的各项社会劳动保险,在双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9、裁定被申请人承担仲裁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工伤认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以及处理建议。对于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时效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若伤害结果尚未实际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也不属于超时。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中,或对执行劳动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再次提起诉
工伤赔偿的法定程序及时间。从申请工伤认定到获得赔偿一般需要一年左右,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赔偿三个主要步骤。如果发生争议,可能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时间会更长。工伤治疗期间,劳动者应按程序及时咨询和申请,有助于更快获得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