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是指用人单位违反法律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劳动法律,辞退可分为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性辞退。过失性辞退是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公司原因,如大范围裁员、组织机构调整等;非过失性辞退是指员工违反法律、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公司辞退。
辞职是指员工履行一定的程序向用人单位提出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辞职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预告解除需要员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用人单位同意;即时解除是指员工可以在用人单位违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强迫加班等,立即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提前通知。
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职工,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高行政处分。被用人单位开除的员工不会获得任何经济补偿金,但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克扣或拖欠的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不是对劳动者的处分。辞职是员工不适应公司工作,主动申请或者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补偿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根据《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二条规定,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被辞退。开除是指解除违反国家法律和单位纪律的国家行政人员职务关系或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的行为,是行政处分最严厉的一种,没有补偿或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以上是关于辞退、辞职和开除的概念和区别的相关资料。处理员工辞退时若不当,可能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被辞退员工会在公司和业内传播对原公司的不满,影响企业的声誉。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手心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工人退休年龄的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群体,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人等,详细阐述了他们的退休年龄和相关条件。此外,还包括特殊工种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等特定群体的退休政策。最后,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