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时长也有所限制。具体规定如下:
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于某于2010年3月加入某电器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合同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内工资为800元/月,转正后工资为1500元/月。
然而,于某在10月份偶然发现,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足3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于某意识到自己的合同期限只有2年,但试用期却为6个月,且试用期内的月工资比转正后少700元,导致他在试用期内少收入2800元。
于是,他向公司领导提出要求补发超出2个月试用期限工资2800元的申请,但遭到拒绝。于某随后将此事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中,对于于某的请求做出了支持的决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对于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根据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于某有法律依据要求公司按照转正后1500元/月的工资标准,根据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即4个月)向他支付赔偿金2800元。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与途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解决,如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对于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情况,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维权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