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倾销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弹性制定商品价格,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策略,对需求弹性大的市场实行低价策略。因此,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倾销行为,尤其是具有掠夺性意图的倾销,可能对进口地区的同类或类似产品工业造成损害或威胁,具有不公平竞争的性质。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争论倾销与反倾销的合理性。然而,许多国家仍然制定和实施反倾销法,以抵制和制裁可能对本国工业造成损害的他国商品的倾销行为。尽管最初制定反倾销法的目的是维护公平贸易原则和保护国内工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完善,反倾销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限制进口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主要发达国家。即使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原本是为了预防和禁止滥用反倾销措施,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反倾销协议》也为成员国运用反倾销措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供了合法依据。因此,该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加强某些成员国的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欧美各国,反倾销法不仅保留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规定,而且其内容越来越严密和完善。
在反倾销法中,正常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确定受诉进口产品是否构成倾销,并决定倾销幅度和征收的反倾销税额。因此,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有三种: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向第三国出口价格和构成价值。在欧美反倾销实践中,第二种方法很少使用,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受诉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倾销,那么它很可能也在第三国市场倾销。因此,为了更多地采用构成价值作为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欧美反倾销法对使用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方法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
保护关税和保税制度在贸易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同时介绍了塞尔估价定义的概念及其在国际海关估价中的影响。保护关税是保护本国工农业的一种措施,通过高税率限制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保税制度则提供免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临时存储和加工场所。塞尔估价定义是关于海关估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为此,反倾销立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反倾销法是为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出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和进口国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行限制和调整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保护国内产业免遭倾销损害是反倾销法的最直接目的。这就有必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