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安全信息缺失条件下反倾销措施与战略选择

安全信息缺失条件下反倾销措施与战略选择

时间:2024-07-0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98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

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 反倾销的定义和目的

根据GATT/WTO的规定,反倾销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措施,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然而,随着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国家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2. 反倾销的负面影响

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秩序,成为产生贸易摩擦的新壁垒。这种贸易壁垒不仅限制了正常的国际贸易,还对企业的市场进入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3. 反倾销对企业的战略选择

面对反倾销壁垒,企业可以选择两种战略:一是通过出口服务于进口国市场;二是在进口国建立生产基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当地销售产品。后一种战略被称为“跨越反倾销壁垒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战略不仅能减弱进口国贸易壁垒的保护效果,还能促使进口国政府降低贸易保护水平。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情况

1. 反倾销措施的频繁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在成本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和维护自身利益,这些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入。

2. 反倾销案件的增多和范围扩大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案件逐渐增多,起诉频率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反倾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使得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国已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应对策略和措施

为了改变当前被动局面,我国需要深入分析遭受反倾销的实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包括:

1. 研究反倾销法律制度

我国应当深入研究反倾销法律制度,总结其运行规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措施。

2. 采取积极对策

我国需要积极采取对策,包括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在反倾销调查中的公正待遇,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3. 推动贸易自由化

我国应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以减少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4.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应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提升,同时注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市场需求。通过以上对策和措施的积极采取,我国能够改变出口贸易的被动局面,应对反倾销措施带来的挑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形式以及相关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是在初步认定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后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主要形式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要求提供现金保证金等。其遵循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必须在调查开始之日起60天后采取,期限一般不超

  • 一、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概况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 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审查的事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内容,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出口国等。同时,也探讨了商品倾销的目的,如打击竞争对手、建立新市场、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等。在审查倾销损害时,应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

  • 浅论中国应对外国反倾销措施对策
  •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研究论文
  • 安全信息缺失条件下反倾销措施与战略选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