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税的征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外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主要是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旦中国产品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就会立即影响到该产品对该进口国的正常出口。如果裁定倾销成立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往往会导致出口产品失去进口国市场,对中国出口极为不利。
中国经济正在从数量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发展,结构调整成为重要任务。然而,反倾销措施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减缓了结构调整的进程。传统产业地位下降,而具有国际竞争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的三资企业是国外反倾销的重要对象,因为在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18万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企业的产品不断受到诉讼,严重影响了其产品的出口,导致一些企业减产、停产或转产,直接损害了外商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信心。
中国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税的限制,无法及时转移市场。这将导致产品返销国内市场,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引发供求失衡和物价波动,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面对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中国遭受反倾销起诉和调查的情况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回避不是解决之道,关键是如何尽量减少反倾销诉讼,并争取对中国最有利的裁决,以降低损失。
中国应坚持要求西方国家修改不合理的相关法规,特别是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的规定。通过大力宣传中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事实,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经济改革的现状和成就,争取修改GATT反倾销法中不公正的地方。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前面在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了反倾销税的征收对出口国造成的损失,现在就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反倾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般来说,只要产品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就会马上影响该产品对该进口国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倾销成立,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往往会导致出口产品失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中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成了贸易中主要面对的壁垒。当一国产品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或行为被称为反倾销规避。据WT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反倾销诉讼案件越来越少,近5年已经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