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聘拒绝员工换岗,员工是否有权主张赔偿?
时间:2024-08-17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事件经过
2014 年7月,江某(化名)应聘到某工程设备公司从事项目采购工作。一年后,因江某工作出色,升职为采购部项目经理。同年11月,公司突然通知她由采购部调入营销部任项目拓展代表。江某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两次书面告知公司不愿调动岗位,但公司还是强行要求江某立即到营销部报到。江某对此很气愤,仍然留在采购部上班。一星期后,公司以江某不到营销部上班,矿工3日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江某为此提起劳动仲裁,但未获得支持。后江某将公司告到鼓楼区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2.5万元,并补缴为未缴纳的社会保险。
法律解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满足上述法定事由,并在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具备上述法律规定的事由,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综上所述,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以法定事由之外的理由解雇员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在被无故解雇时,应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合同到期解聘书的编写要点
合同到期解聘书的撰写需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知员工其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离职手续并结算工资。其次,感谢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的辛勤付出,并祝愿其
-
员工解聘如何领工龄工资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辞退,解雇,开除的区别是什么
解聘、辞退、开除三者都是员工离开公司的不同情况,三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不是对劳动者的处分。解聘是员工不适应公司工作,主动申请或者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根据双方协商确定;开除指解除违反国家法律和单位
-
试用期间口头辞退可以吗
-
员工无劳动合同解聘需要赔偿吗
-
强行实施解聘员工能否索要双倍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