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拖方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1、提供适航、适拖的拖轮。
《海商法》第157条第1款规定,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妥善配备船员,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备供应品以及该航次必备的其他装置、设备。承拖方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既是合同义务,也是法定义务。
拖轮的适航、适拖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拖轮本身必须处于适航状态,包括对船体结构强度和船舶附属设备两方面的要求。此外,若合同中未就替代拖轮作出约定,则承拖方只能向被拖方提供合同中所约定的拖轮,未经被拖方同意的,不得以其他拖轮替代。
(2)拖轮船员的配备必须足额且持有与其任职相符的有效的资格证书。
(3)拖轮的拖曳设备必须适航。拖轮必须根据被拖物的特征和作业要求,装备能安全拖带被拖物的拖曳设备。
2、负责指挥拖航作业。
在海上拖航作业中,通常由承拖方进行指挥。承拖方负责拖轮与被拖物之间的接拖与解拖,以及拖带航行的安全。在拖航过程中,如果被拖物和拖船松脱,拖船对被拖物应负守护和救助之责,并且不得请求救助报酬,但该守护和救助超出了合同规定范围的除外。
3、尽速遣拖
承拖方应按合同约定的航线或习惯上的航线或地理上的航线,将被拖物尽快地、安全地从起拖地拖至目的地,在此期间,不应产生不合理的延误或不合理绕航。
4、交付被拖物。
承拖方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港口将被拖物交付被拖方。承拖方或拖轮船长或承拖方在目的港的代理人应将被拖物预计抵达目的港的时间提前通知被拖方或其目的港的代理人。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包括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同时,也讨论了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承拖方的免责事由。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相关规定。
国际上关于承拖方在拖航过程中是否享有免责权利的不同规定。包括不同合同格式的不同规定以及我国海商法对承拖方免责权利的规定。根据《海商法》第162条,承拖方在特定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在驾驶管理过程中的过失和人命救助时的过失。这些规定属于规范性规定,
拖航,指用拖轮牵引各类非自航移动式钻井平台及其它勘探装置在海上航行的作业。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妥善配备船员,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备供应品以及该航次必备的其他装置、设备。承拖方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港口将被拖物交付被
海上拖航合同,就法律性质而言,是一种由承托方提供拖力以实现将被拖物从一地移至另一地的一种劳务合同。无论是海上拖航合同还是海上运输合同,订立合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物或相关物品的移位。但是,海上拖航合同与海上运输合同相比较,又有两点重要的不同:。在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