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救助报酬支付的原则

救助报酬支付的原则

时间:2020-05-2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19
构成海上救助,被救船舶、货物所有人有义务向救助人支付救助报酬。与此相应,救助人享有救助报酬请求权。对于人命的救助,被救助者没有支付报酬的义务。

根据救助合同约定的不同,报酬支付有两种原则:一种是约定以救助人所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及时间计算救助报酬的雇佣救助合同,即无论救助是否成功,被救助人均应依救助合同的约定支付救助报酬;另一种是的“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是海上救助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采用“无效果,无报酬”的原则,可以避免在危难的情况下签订救助合同给被救方带来的不利及因双方谈判可能拖延救助的时机。“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一般均采用格式合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救助格式合同是英国劳合社的“劳氏救助标准合同格式”(Lloyd`s的Open的Form的-的简称LOF)。

相关标签: 公海上的救助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与**集团海南东方船务有限公司之间的拖航合同纠纷案。被告公司的工作人员王*江与原告签订了《拖航合同》,虽然未盖单位公章,但被告公司承认了合同的效力并支付了部分费用。海事法院认定该合同有效,判决被告公司支付余款、垫付的费用及利息。同时

  •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

  • 请求海难救助报酬突破了“无效果,无报酬”的限制

    按照传统习惯,救助行为必须有效果,这是救助报酬请求权成立的一个前提。但是,很明显随着海上风险的不断变化,“无效果,无报酬”原则已不适应海上救助新形式发展的需要,非凡是在救助具有污染环境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所载货物时,这一原则很不利于救助作业的实施。

  • 海难救助报酬的概述

    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但任何情况下,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

  • 海难救助标的要求
  •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哪一个
  • 渔业海难救助专项资金设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