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与过失的立法模式
时间:2024-09-0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9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采用了第一种模式,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的模式。其中字母规则D规定“引起共同海损特殊牺牲、特殊费用的事故,可能是由航程中一方的过失造成的,不影响该方要求分摊共同海损的权利;但是,非过失方或者过失方可以就此项过失提出赔偿请求或者进行抗辩。”上述规定应当从两个层面去理解:
共同海损的成立及理算问题
过失不影响共同海损的成立
根据法律规定,共同海损的成立不受过失的影响,共同海损的理算也不考虑过失问题。共同海损的成立和理算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淆。只要符合共同海损成立的条件,即可宣布共同海损并请求理算,不考虑引发共同海损的过失责任的法律定性,无论是意外事故还是承运人过失引发的。也就是说,共同海损理算与过失责任确认是分开处理的原则。实际上,即使船方怀疑共同海损事故是其自身过失所致,仍可宣布共同海损并申请理算,过失责任的认定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
过失对共同海损分摊的影响
如果在共同海损分摊之前或之时,海损事故的原因确定是由一方不可免责的过失引起的,其他非过失方无需参与分摊共同海损损失,还可以向过失方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海损事故的原因是由可免责的过失引起的,其他非过失方应参与分摊共同海损。如果在分摊之前或之时,无法确定海损事故是由哪方过失引起的,则不影响各方分摊。如果后来确定事故原因是某方不可免责的过失引起的,其他已参与分摊的各方有权向该过失方追偿已分摊的共同海损及事故造成的损失。
法律规定的理由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共同海损是独立于运输合同的特殊法律制度,承运人的履行义务与过错无关,无论其过失属于免责还是不可免责,都不能改变共同海损的性质。2. 进行共同海损理算的机构和人员属于民间机构和人士,无权对航程中的过失责任进行决定,不是仲裁员或法官。3. 将共同海损理算与过失责任认定分开,旨在避免因事故责任争执而导致财产损失扩大和理算延迟。4. 即使承运人对共同海损事故有不可免责的过失,仍需要进行理算。根据船壳险条款,如果承运人对船舶不适航不是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仍负责赔偿船舶的共同海损牺牲和应分摊的共同海损费用,因此,共同海损理算是必要的。此外,对于货方合理拒绝分摊的金额,船东一般可以获得船东保赔协会的赔偿,因此也需要进行共同海损理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
共同海损的要素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
共同海损可能是全损吗
至于损失是否属于共同海问损,则需要根据共同海损的原答则来确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当负举证责任,证明其损
-
共同海损担保的几种形式
-
共同海损如何分摊
-
共同海损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