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一:被确认为违法辞退员工,用工单位面临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需要向员工补发工资,或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金。
效果二:被认定为合法辞退,用工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及代通知金的法律后果。
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错误地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工资计算基数。然而,用人单位只需承担代缴义务,而代扣的社会保险金、税费等均为个人劳动所得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款项应计入工资性收入,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一并考虑。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按约定与用人单位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用人单位应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年终奖、加班工资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对于工作不满12个月的劳动者,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顶撞上司是否可被辞退的问题。指出顶撞领导通常不被视为严重违纪行为,不能作为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解雇理由。同时,详细列举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雇情形及经济补偿标准,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雇劳动者,需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被辞退后的两种维权方式及其相应的法律效果。一种方式是接受被公司辞退的事实,另一种方式则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恢复双方劳动关系。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包括违法辞退的确认、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和工资
辞退员工的补偿确定条件以及公务员辞退的法律规定。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依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公务员辞退则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程序包括建议、审核、审批等,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