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英国仲裁制度的特点和启示

英国仲裁制度的特点和启示

时间:2025-02-2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770
仲裁员不能做什么

英国作为世界上仲裁制度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其制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由于中英属于不同的法系,司法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借鉴英国仲裁制度时需谨慎,不能全部照搬。然而,英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警醒的作用。

仲裁员的角色和职责

仲裁是一种司法行为,与英国的诉讼判决一样,仲裁裁决也必须以双方提供的证据及其辩论为基础。

在仲裁过程中,证据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然而,许多商业仲裁员缺乏专门的法律训练,常常存在一个问题,即对于一些缺乏证据支持的单方空谈,他们过于宽泛地争论,并将其作为裁决的基础。这是非常危险和不正确的做法。

仲裁员在明显遗漏的情况下的处理

如果一方当事人漏掉了明显的事项,或者双方都忽略了一些明显的事实,例如没有提到最近的先例或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仲裁员应该如何处理呢?按照英国的对抗制度,仲裁员不应该提前表明谁对谁错,也不能教导他们如何准备案件或查找先例。然而,现在的仲裁员很少只是被动地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而是会参与提醒双方。对于明显被忽略的事项,他会小心处理,提醒双方注意。然而,仲裁员必须小心,对于一些看似不是明显遗漏而更可能是一方故意设陷对方的事项,不要帮助对方。否则,仲裁员的参与可能会被认为是偏袒一方,违背了对抗制度的司法精神。

仲裁员在对抗制度下的角色

在对抗制度下,仲裁员的主要原则是不应该提醒当事方。然而,为了寻求公正,有时仲裁员可以灵活处理,提醒双方注意明显被忽视的观点。在英国、香港和美国等国家,对抗制度就像双方在打仗,仲裁员的脑海中应该是一张空白的纸,让双方自由发挥,然后作出裁决。然而,仲裁员也有责任追求公正,对于明显被忽视的事项,如果不提醒双方,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裁决。因此,仲裁员在提醒双方时必须谨慎,只能提醒双方都似乎忽视的明显观点,永远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仲裁员不能干涉的事项

仲裁员有几样事情是不能干涉的。首先是证据,仲裁员不能告诉双方:“申请人的证据似乎较弱,我暂缓开庭的日期,让申请人加强证据。”换句话说,只有在双方明显忽视的观点才可以插手。当然,有时你可以说双方都忽视了,尽管事实上可能一方是故意不提,以欺骗对方。但如果在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双方都忘了提,那么仲裁员应该提醒双方,我认为这是公正的做法。

仲裁员的提醒和裁决的合理性

裁决是保密的,但仍然有人会看到裁决,或者会有其他律师传阅。如果裁决的理由写得错漏百出,人们又不了解内情,就会质疑仲裁员的判决。因此,作为仲裁员,有时不得不向双方提出问题,实际上是提醒双方。

虽然仲裁员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不应该参与诉讼,但也不要让双方忽视明显的观点,不要让他们失去公平争论的机会。这个问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双方出庭辩论的代表方面,特别是在审理过程中,双方没有事先说明是否由律师代表或自己出庭辩论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仲裁员应该询问双方是否需要找个律师代表他们。如果对方突然找了个资深律师,而另一方是自己出庭,仲裁员就需要问一下,你是否需要找个律师来代表你?因为与大律师辩论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自在,甚至无法应对。如果当事人自信地表示不需要,仲裁员就不需要干涉,但一定要给他平等竞争的机会。仲裁员不应该帮助他,但一定要给他平等的机会。如果当事人对案情准备不足或对证据准备不足,你不应该帮助他,有时他甚至不是明显遗漏观点,而是根本不了解这个观点,这可能是水平问题。仲裁员不能协助,但可以处理明显被忽视的观点,这种处理的轻重有时不容易掌握。

对抗制度和询问制度的区别

英国和美国采用对抗制度,与中国的大陆法系的询问制度有所不同。然而,实际上许多仲裁的做法并没有太大区别。无论是对抗制度还是询问制度,都要记住英国的一个重要案例,即1981年的“foxvwellfair”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仲裁员必须小心,不要裁决双方没有争议或没有考虑到的事项。裁决书出来后,给双方一个惊讶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仲裁员可以询问双方,如果有新的看法,可以先提出问题,对于明显被忽视的事项,应该提醒双方。如果仲裁员不提醒双方,而根据自己的新看法或调查做出裁决,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即使仲裁员是专家,如果他想到了其他原因,有新的想法,至少要通知双方:“申请人提供了表面证据,被申请人虽然没有提出抗辩或反证,但我认为还有其他三、四个原因更有可能,你们是否需要对这三、四个原因进行争论?”这样申请人至少可以再找专家研究一下,也许会改变看法。仲裁员不能自己想到哪里就裁决到哪里。这样会让双方感到惊讶,也违反了自然公正,是不良行为。法院会撤销或发回重审裁决,这也会给双方带来困扰,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因此,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应该谨慎处理,掌握好什么时候该提醒双方,什么时候该保持中立,这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不续签合同的处理方式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 开除期间的工龄计算问题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

  •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 用人单位辞退的原因
  • 员工离职类型及法律规定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