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全用人机制,满足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的需求,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规范公务员聘任工作,保障机关和聘任制公务员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机关聘任公务员,主要面向专业性较强的职位,确有特殊需要的,也可以面向辅助性职位。聘任为领导职务的,应当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位。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所聘公务员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聘任制公务员试用期满合格后,聘任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聘任制公务员登记,人事档案由聘任机关管理和保存。
聘任制公务员必须遵守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聘任合同约定的纪律要求。
机关公开招聘和直接选聘公务员的过程应当依法接受监督。在组织招聘时,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根据管理权限对举报进行处理。
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同意的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将视情况分别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事聘任工作的人员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根据管理职能和权限,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考试测评、考察与体检资格,不予聘任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等处理。对于考试及相关环节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有关规定执行。
除本规定第十九条所列情形外,聘任制公务员提出解除聘任合同的,根据公务员从业限制有关规定,领导职务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如果法律法规对领导职务聘任有其他规定,将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聘任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将按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的解释权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国家公务员局负责。
本规定自2017年9月19日起施行。201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同时废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推出五项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包括公务员转任规定、回避规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管理办法和公务员录用特殊体检标准等。为确保制度执行,相关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公务员法的有效实施。
《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的主要内容。该规定旨在健全用人机制,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保障机关和聘任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规定包括职位设置、招聘、合同管理、日常管理、纪律监督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详细说明了聘任制公务员的离职后的从业限制和招聘过程
委任制公务员:有任免权的机关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的方法,择优录用而产生的公务员。 聘任制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 ,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以合同的方式聘用而产生的公务员。 聘任制,是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辅助岗位公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事争议处理决定适用于的人事争议包括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市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市属单位和市内跨区的人事争议案件;区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区属单位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