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保证人的责任应根据保证合同的约定确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如果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则属于连带责任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4-01-30
补充赔偿责任是指在多个行为人基于不同原因产生的同一给付内容的数个责任中,各个责任人都要履行义务,其中一个责任人的履行行为会导致其他责任人的责任消失。对于补充赔偿责任的
2024-01-29
根据这条规定,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保证与物的担保居于同一清偿顺序,债权人既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也可以对担保物行使担保物权。
2024-01-2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证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保证。但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债权人都应该在保证期间内及时主张权利,否则将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我国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规定,保证人
2024-01-28
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先诉抗辩权。一旦相对方已为对待给付并提出请求给付时,则一方无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发生效力。抗辩权就是以上的三
2024-01-27
由上可见,担保人一旦按照担保合同的规定向债权人清偿或者依据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即可取得对债务人的偿还请求权,即追偿权,同时还可以接管一切为债务而设定的担保物权以及对连带担保人的请求权。
2024-01-26
本案是一起关于借款合同和保证责任的纠纷。原告王某向被告某酒业有限公司借款100万元,被告陆某作为担保人签署了借条。被告某酒业有限公司只归还了20万元,还欠原告80万元。被
2024-01-25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
2024-01-25
同居期间的分手保证协议是指为了维护同居关系,若双方订立的同居关系破裂时,一方给与对方一定金钱或其他财产作为惩罚的协议。“分手保证协议”明显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将属于财产上的合同关系运用到人身关系上面,根据《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
2024-01-24
方案A:月供不变,缩短还款期,如果选这种方式,以后胡先生每月还款额为1950.38元,还款期限减少至2031年5月,比原还款期2037年8月提前了6年零3个月。利息:等到还清贷款时,胡先生总共利息支出约为206707.73万元。方案C:增加月供,缩短还款期经过去年的降息,利率由八五折降为七
2024-01-24
2008年5月9日被告李某因扩大养殖规模,与原告某银行签订了10万元的借款合同,期限自2008年5月9日至2009年5月9日。由被告王某担保并签订了附连带责任的担保合同,保证期间为主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履行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2011年5月11日,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李
2024-01-24
1993年11月10日,北京国投公司与北京韩俄式大酒楼签订了一份委托贷款协议,约定国投公司向酒楼提供300万元的贷款,利率为10.8%,贷款期限为3个月。合同中规定由华北电力公司提
2024-01-23
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司法机关规定了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首先,保证人不能与本案有任何利害关系,不能是同案犯或证人。其次,保证人必须具备履行保
2024-01-23
保证债务具有附从性,其范围和强度随主债务的消灭而消灭,在主债务归于消灭的范围内,应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由此可见,在无特别约定情形下,若新增的物的担保来自债务人,则保证人当然在此范围内减免保证责任;但若物的担保来自债务人以外的人,由于债权人有选择权,
2024-01-23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 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一般保
2024-01-23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