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在哪些情形下无效?对外担保是指中国境内机构向我国境外机构或者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承诺当债务人未按合同履行义务时,由担保人履行义务。留置和定金由于其担保方式的特殊性,不包括在内。境内机构是指中国境内的法人或者
2020-05-25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抵作价款或者返回。给付定金后,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反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反还定金。
2020-05-25
当一个主债权同时设有保证与物的担保时,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担保法》第28条做出了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
2020-05-25
保证合同的概念和性质。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保证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合同、诺成性合同、要式合同、附从合同。保证人的资格要求。保证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实务中,认定保证合同的三种情况。在保
2020-05-25
2013年12月25日,被告陈xx、黄xx向原告出具一份《担保函》,承诺对前述仲裁裁决确定的退款义务及利息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从本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本案当事人出具的《担保函》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与法不悖,当事人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担保合同法律关系。出现保
2020-05-25
住宅质量保证书是房地产开发商将新建成的房屋出售给购买人时,针对房屋质量向购买者做出承诺保证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开发商应依据《住宅质量保证书》上约定的房屋质量标准承担维修、补修的责任。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注明
2020-05-25
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转让通知应送达对方当事人。《担保法》生效前的担保,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负有通知保证人的义务。但保证人与债权
2020-05-25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
2020-05-25
保证责任受三重时间上的限制。换言之,从时间上看,保证人有三次逃脱承担保证责任的机会:。保证人获得抗辩权。此时,保证人有权援用债务人的抗辩权。①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④保证期间
2020-05-25
夏某无能力赔偿原告的损失,原告遂诉至人民法院,以被告樊某出具的保证书为据,要求被告樊某赔偿原告45929305元的损失及自2007年11月23日起至付清之日止的资金占用损失。被告樊某辩称,担保关系应为平等主体债权债务关系,而本案担保的是出纳、管理工作的行为,属于对夏
2020-05-25
法官解释,本案中当事人未约定担保期限,而法律明文规定,这种情况下,担保期限只有半年。为此,双方协商后决定,由张某的亲戚陈某出面作担保,将70万元借款期限延长至2008年6月15日。第三种情况,有约定担保期限但未明确约定,如在合同中约定“担保人的保证责任为借款
2020-05-25
默示保证与明示保证的法律效力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明示保证主要用于保险合同当中,以书面形式载于或附于保险单内、要求投保人必须作为或不作为或者保证某项事实的真实性的特约条款。明示保证条款必须遵守,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人有权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明示保证通常
2020-05-25
2012年3月27日,被告许某夫妇向原告庄某借款80000元,借款期限自2012年3月27日至2012年4月27日,并由被告李某、王某作担保。然而许某夫妇用于抵押的属集体小产权房,签订合同时,其并未告知庄某及保证人李某、王某该房屋的产权情况,合同签订后,亦未办理抵押登记,仅仅
2020-05-25
依此,共同保证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保证,在其个性要求范围外,应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第一种,保证原则上为普通保证,除非保证人在为保证时明示与主债务人负连带责任而产生连带责任保证,此为德国、法国、日本等规定。当遇有此类情况时,只有保证合同规定的条件完全成就
2020-05-25
为默示保证的法律效力等同于明示保证。默示保证是保证的一种,指虽然在保单中无文字,但习惯上认为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对某事项的为或不为作出的保证。明示保证条款必须遵守,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人有权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2020-05-25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