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公司类型 外商投资企业 股东 公司设立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资产管理 公司的变更形式 公司法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有限责任的优势也愈加明显,但随之而来的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也成为了严重影响交易安全和市场发展的问题。因此,就需要确立法人独立人格原则的补充原则既独立人格否认原则。出资者在设立公司时,并未按《公司法》要求向公司投入
2024-04-07
从理论上而言,否认公司人格适用于各类股东设立的各类公司,既适用于上市公司,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既适用于股东主体多元化的公司,也适用于一人公司。在新《公司法》降低最低注册资本的门槛后,各类公司及其控制股东势必良莠不齐,有限公司股东滥用法人资格的概率可能
2024-04-07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目的主要包括将经理人、股东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捆绑起来,打造利益共同体;让经理人分享企业成功的喜悦,同
2024-04-06
发起人应当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日期通知各认股人或者予以公告。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创立大会对前款所列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2024-04-06
泸县法院首次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认定泸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用的煤矿监督员冯贵文、尹波犯玩忽职守罪,判处两人拘役六个月,缓刑六
2024-04-04
第一百二十一条本法所称,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第一百二十三条上市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出席董事会的无
2024-04-01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学界普遍认为,当董事因故意、重大过失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时,董事应与公司
2024-03-30
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犯本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
2024-03-29
公章和合同章的区别在于,公章是具有最高效力的印章,代表单位的法人权利,是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而合同章是单位对外签订合同时使用的业务专用章。公章可以代
2024-03-27
任何一种制度皆有其存在的合理限度,超过限度范围制度必然要表现为非法或不合理。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人格否认制度所宣示的维护公司独立性之重要功能,另一方面又不能无视其作用限度而放任其无限扩充。事实上,在德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分离原则即股东与公司人格分离为
2024-03-26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4-03-25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并从公司获得财产利益时,法院通常责令玩弄“拉线木偶游戏”的股东站出来向公司的债权人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而股东为回避其义务或者责任而滥用公司法人资格,故意将自己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时,法院也可责令被操纵法人资格、但从股东无偿受让财产的
2024-03-25
本文介绍了信托投资公司的定义和作用,并详细阐述了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管理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信托投资公司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及时
2024-03-22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因公司机关会议决议无效和撤销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认购纠纷、股份公司发行新股纠纷、利润分配请求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代表诉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如下规定。公司有
2024-03-22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是认缴制度,注册资本大小和认缴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如果股东承诺在两年内缴清认缴资本,但未能履行承诺,则视为失信行为。根据现行公司法,没有特别规定认
2024-03-21
股权作为出资方式的适用条件。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股权可作为出资方式成立新公司,但必须确保股权合法持有并可转让,同时股权不存在任何权利瑕疵或负担。满足这些条件后,出资人方可履行其出资义务。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涉及《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第3款等法条的解释和案例评析。文章指出,实际出资人想要变更股东身份、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等,必须得到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直接适用反对解释,即使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的相关适用理论,以及日本的适用学说。该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例外加以适用,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例外并无固定标准。美国的适用依据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理念,而不局限于任何固有理由和适用范围。
我国公司法关于认缴期限未届至股东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股东在认缴期限内通常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则例外。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判断股东是否存在虚假出资时,原则上应由债务人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