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 > 正式房屋赠与合同怎么写

正式房屋赠与合同怎么写

时间:2023-11-1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7412
一般在签署房屋赠与合同的时候,双方是已经就约定的内容做出了一个协商的,所以在之后就可以直接签署赠与合同,那么比较正式一点的房屋赠与合同是怎样进行书写的 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式房屋赠与合同

第一条:合同目的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甲方自愿将其名下的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双方自愿达成赠与房产协议。

第二条:房屋信息

甲方自愿将其名下的房产赠与给乙方,具体房屋信息如下:

  1. 座落于_______,建筑面积_______平方米;
  2. 赠与房屋的所有权证证号为_______;
  3. 房屋平面图及其四至范围见附件一;
  4. 土地使用权已取得。

第三条:房款和税费

甲方已代乙方支付了购房款和税费,乙方同意接受该房屋赠与,并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得到甲方的积极协助。

第四条:房屋权属保证

甲方保证在本合同签订前及签订后直到过户完毕期间,房屋的权属状况和其他具体状况完整,并保证房屋不受他人合法追索。

第五条:限制转让和抵押

甲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将该房产抵押、转卖或出租给他人,否则上述行为无效。如因上述行为造成乙方无法取得赠与房产,甲方应如数补偿或退还乙方代为支付的所有房款和代交的其他税费。

第六条:不可撤销性

甲方赠与乙方的房产,本合同在双方签订后经公证处公证后不可撤销。

第七条:过户手续

甲、乙双方约定在指定日期正式办理该房屋的过户手续,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相关附属设施和相关权益的更名手续。在乙方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后,按照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该房屋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第八条:共有权确认

甲、乙双方确认,虽然房屋所有权证未作记载,但依法对该房屋享有共有权的权利人均已书面同意将该房屋赠与给乙方。

第九条:补充条款

本契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订立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以及本契约的附件均为本契约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十条:生效期限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到公证处公证之日起生效。

第十一条:争议解决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中若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二条:合同份数

本合同一式_____份,甲方、乙方各留执_____份,公证处留执_____份,用于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房屋权属登记机关留执一份。

第十三条:补充条款

附件一:房屋平面图。

甲方(签章):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

证件身份证号码:______ 证件身份证号码:______

地址:______ 地址: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房产公证费用

    婚前房产公证的费用及相关流程。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总费用为约人民币480元(包括400元的公证费和打字复印费)。此外,如果一方将婚前个人房产赠与另一方,还需支付赠与价值的2%作为公证费。房产继承公证则根据评估价值收取费用,法定继承人免交契税,非法定

  • 赠与房产协议

    赠与房产协议的详细内容。甲方自愿将其所有的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并明确规定了赠与房产的具体内容、房款和税费的支付、房屋权属保证、限制转让和出租、不可撤销性、过户手续办理、共有权确认等方面的事项。双方在履行本合同中若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

  • 离婚协议中赠与财产的撤销问题

    离婚协议中赠与财产撤销的问题。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将房产赠与子女是基于人身关系和照顾子女利益的道德性质。离婚协议不同于一般合同,具有强烈的人身关系属性,不应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赠与的规定。夫妻一方不能任意撤销赠与,需取得另一方同意。任意撤销行为可能导致不法

  •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及赠与人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条件。在普通赠与合同中,赠与人通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当涉及社会公益或经过公证的合同时,赠与人可能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此外,当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并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不再履行赠与

  • 如何办理夫妻离婚房产赠与孩子手续
  • 梁女士起诉张先生要求履行婚前财产约定
  •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关系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