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人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31省份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590元,为全国最高,超过2000元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重庆从2019年1月1日起,第一档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第二档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00元
2021-10-19
追偿劳动报酬纠纷有前置程序,即需要先经劳动仲裁。但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则没有前置程序,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
2021-10-19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申请报告。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的。经过这段时间在公司的工作,我在公司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表感激。由于个人原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去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我已准备好在
2020-07-21
关于加班费的举证责任,法律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
2020-07-21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第一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缴纳的社保费用一般是不能退的,但如果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可以追缴或者退还的。按规定,公司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后,需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发现公司这一行为是不符合法律
2020-07-21
公司开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法定的义务,单位不开离职证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平时延长休息时间的,按150%支付工资,如果是休息日延长工作时间的,按200%支付工资,如果是在节假日延长工作时间的,按300%支付工资,加班时间超过36小时的,除了支付加班工资,劳动部门可以对用人单位处罚。即: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将清洁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的,发包人一般不需要为承包人职工购买五险的,由承包人购买。因承包人的非法转包工程行为,造成工期延误及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发包人还可以向承包人提出赔偿要求。当承包人非法转包工程被依法认定为无效后,承包人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视不为足额缴付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用人单位也要建立书面工资支付台账。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五险一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案件的,可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2020-07-21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对加班费举证的规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
2020-05-25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八条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
2020-05-25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工伤和人身损害侵权的同时主张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职工因第三人侵权受伤,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有权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也可以要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