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 > 律师在公司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的作用

律师在公司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的作用

时间:2022-01-1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563
公司通常会在员工手册和公司相应的规章制度里规定各种各样劳动纪律条款,制定各种看似合理的辞退员工的条款。各位请注意,这里的辞退条款,只是“看似”“合理”,究竟是否合法呢?尤其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是否合法就更成为实践需要谈论,实践需要验证的话题了。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

一、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四、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并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五、劳动合同无效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问题

根据实践,"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往往成为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合法的分水岭。公司的规章制度由人事部门制定,但人事部门负责人并非法律专业人士,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人事部门,因此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存在疑问。如果法院不认定制定的制度合法,则单方面辞退员工就变成了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例如,有些单位规定员工上班打盹几次就可以开除。然而,上班打盹虽然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但并非严重失职,不一定会导致开除。又如,员工旷工几天就可以开除。然而,在行使开除权利时,单位却忽视了向员工发出解雇通知的义务,也没有及时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或出具退工单。如果单位缺乏证明旷工的证据,员工完全有理由提起仲裁,要求支付离职手续办理日前的工资等。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规章制度制定的注意事项

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纪律时需要慎重,建议多向专业的法律顾问咨询,并最好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提供长期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