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
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并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实践,"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往往成为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合法的分水岭。公司的规章制度由人事部门制定,但人事部门负责人并非法律专业人士,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人事部门,因此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存在疑问。如果法院不认定制定的制度合法,则单方面辞退员工就变成了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例如,有些单位规定员工上班打盹几次就可以开除。然而,上班打盹虽然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但并非严重失职,不一定会导致开除。又如,员工旷工几天就可以开除。然而,在行使开除权利时,单位却忽视了向员工发出解雇通知的义务,也没有及时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或出具退工单。如果单位缺乏证明旷工的证据,员工完全有理由提起仲裁,要求支付离职手续办理日前的工资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纪律时需要慎重,建议多向专业的法律顾问咨询,并最好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提供长期服务。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关于职工出差涉及借款、差旅费报销与账务处理的流程。内容详述了如何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接收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以及当报销的差旅费大于借款时的处理方法。包括记账科目选择,具体操作流程,旨在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保证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员工权益。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问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了务工人员的含义,并指出其属于社会学基础阶层。根据不同阶层分类,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民等阶层。同时,文章还涉及雇佣关系和劳动法的保护问题,指出法律对务工人员的身份地位和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