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赃物的,第一时间应该报警处理,配合警察进行调查,对赃款财物进行追缴。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2024-07-02
根据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特点,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证据收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2024-06-18
食品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非食用原料、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时有发生。动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动物疫病也是造成食品质量安全的一大隐患。
2024-06-16
为加强东北地区消费维权合作,提升跨区域消费维权力度,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协商决定在消费维权方面开展协作。今后,上述地区消费者可实现“外地消费、回家投诉”。譬如,北京、广州消费者“回家投诉”,只能在21个城市内通过当地消协解决
2024-06-16
市民张先生:在今年五一期间,我在某网购商城中一家家具品牌旗舰店定制了一个乌金木材质的电视柜,3天后货物依约快递到家。但我拆开包装后发现电视柜的乌金木材质并没有商家标示的颜色好看,而且家具腿部位有裂痕。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
2024-06-16
赠送的赠品有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提更换要求,经营者应该按产品三包的有关规定,更换产品。第九条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此类纠纷的责任主体可能呈现多重性。
2024-06-13
在购买、使用家用电器、家用机械、燃气以及燃气用具、日用百货、儿童玩具等生活消费品时,有权要求这些产品质量能够有安全性,或者安全性保障措施,不存在缺陷而使消费者受损害。在购买、使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时,有权要求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国家标准
2024-06-05
可以协商,也可以走司法程序,主要是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如果存在伤残情况还有赔偿金的问题。如果只是给店里打工,那么这笔赔偿应当由店里或者雇主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劳动者执行职务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雇主依法给予赔偿。《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
2024-06-05
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消费者的权益常常遭受某种伤害。消协的工作人员称,消费者应做个“明白人”,明白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七条至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
2024-06-03
当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如经营者推卸责任,认为是生产厂家的问题,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时,消费者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挟在中间让厂家和经营者当“皮球”踢。要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五十条 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
2024-06-01
目前采取最低消费限制的商家是少数,且多出现于高档消费娱乐场所。至于商家设置最低消费限制是否合法,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商家承担着普遍商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如旅游景点为数不多的饭店、机场车站码头内设饭店、居民小区配套便民店等,
2024-05-25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涉案金额5万以上,所以卖一万假货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报警是无用的,但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
2024-05-21
瓷砖质量出现问题,是属于消费品出问题,侵犯的是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带来的应得的利益。另一类是产品存在缺陷,并使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表明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产品质量法》第22条规定:
2024-05-20
酱油生蛆可以主张十倍的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
2024-05-13
目前法律法规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人格权、监督举报权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为该店没有相关物品的合法经营权,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
2024-05-12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价、减价和打折商品的法律定义及规定。这些商品属于正品,仅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优惠,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必须保证商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有退换权利。对于商家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购买特价商品时,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