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复议申请书的格式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答辩书的格式包括标题、答辩人基本情况和案由三个部分,正文包括答辩理由和答
2024-02-07
委托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被申请人。应当,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因申请人提供必要资料不齐的,视为未申请。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2024-02-07
教育申诉的处理时限问题在我国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目前唯一明确规定处理时限的是《教师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侵犯合法权益或对处理不服,可向
2024-02-05
行政复议当事人,即因发生行政争议,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复议,并受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约束的组织或个人。复议当事人通常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复议中的第三人。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
2024-02-04
[ ] 号______(申请人): 你(你单位)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对…… 接到本告知书后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第九条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向____________申请行政复议。
2024-01-28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诉求渠道,必须取信于民。围绕这一点,的修改,至少包括五大方面。“扩大行政复议范围”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第四个要修改的地方是,按照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有效促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行政复议特点的结案方式,追求更有弹性更合理,进一步完
2024-01-24
应这样写申请行政复议书:首先,写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其次,写上被申请人的名称;另外,应当写明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最后,应当由申请人进行签名或者盖章,并写清楚行政复议的日期。(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
2024-01-23
行政诉讼的被告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确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2024-01-21
当申请人认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才提出复议申请,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先说内部监督,由于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上级,所以行政复议是上级审查下级工作的一种行为。再说外部监督,由公
2024-01-21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
2024-01-21
”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条例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发现其依据的规章或者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违法的,在其职权范围内予以撤销或者改变,而没有允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违
2024-01-20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
2024-01-15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是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如此规定符合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的性质。 2.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
2024-01-11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四)申请行政复议的事实和理由;(五)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行政复议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2024-01-10
其中,公民申请复议的,须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具体工作单位及职务或具体所在地及身份;或其他组织申请复议的,直接填写单位全称即可) 住(地)址及联系方式::
2024-01-10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首先以“诉”作为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然后加入行政主体类别和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作为后续构成要素。具体确定方法以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为例。案由适用范围和确定时间在立案审查阶段,并可根据审理情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包括征税行为、税收保全措施、未及时解除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等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如认为这些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可以向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摘要的内容涵盖了税务行政复议的主要方面,但不包括规章。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行政复议机构同意,可以撤回。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
行政行为被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对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行政复议法的这种规定,为司法审查有关抽象行政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