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制裁行政违法的公民,刑事拘留的目的,在于及时制止犯罪人继续危害社会。行政拘留是由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刑事拘留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行政拘留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公民;刑事拘留适用的对象是触犯刑法构
2024-03-05
1.单一质证,或称一证一质。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一个诉讼请求的案件,也可以用于多个诉讼请求的案件,是最常见的质证方式。对于存在多个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证据材料较多,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按照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对证据组合分类,分别质证,在同一诉讼请求下,对证
2024-03-05
撤销行政诉讼的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主动提出撤诉申请;二是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提出撤诉申请。关于是否准许撤销
2024-0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专属管辖往往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目的而规定的,因而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管辖来改变专属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和第244条在设置非涉外和涉外民事诉
2024-03-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教师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若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体罚学生经教育不
2024-03-04
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在行政许可立法上的创制性立法权,划分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本条进一步规定了它们在行政许可立法上的执行性立法权,即规定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行政许可规定权。
2024-03-04
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 应当收集和运用距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是肯定还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2024-03-03
行政诉讼的案件受理费,由败诉方承担。如果行政机关败诉的,由行政机关承担;如果行政相对人败诉的,由行政相对人承担;但是胜诉方自愿承担的,则由其承担;如果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则法院来决定各自需承担的诉讼费用的数额。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
2024-03-03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法律赋予最高审判机关在管辖上的特殊权力。但应明确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
2024-03-03
例如,它可用“撤销”行政机关的抽象行为之手段来追究有关行政机关的责任。由行政机关追究行政责任的权限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表现在上级行政机关有权追究下级行政机关或所属部门的行政责任,监督职能机关有权追究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等等,而且适用多种责任形式。例
2024-03-02
第一条 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活动,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责
2024-03-02
今年3月6日,张清等6人在朝阳区一家酒店喝酒后发生纠纷,随后与民警发生冲突并殴打民警。经过调解和增援,警方将张清等人控制住。3名民警受轻微伤。检方介入调查后,将张清等人公诉到朝阳法院。法院认定张清等人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最终判处主犯张清有期徒刑1年
2024-03-0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鼓励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加强对破坏环境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减少因环境纠纷导致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主要理论依据体现在以下两点:。环境权理论的兴起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03-02
诉讼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人们主观猜测和虚假的东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证据的本质是事实。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2024-03-02
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
2024-03-01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包括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状态,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准确界定并区别对待。行政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