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我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被告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规定了一些特殊规则。首先,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既要向法院提交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
2020-05-25
这一规定相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大大地将被告举证的时间提前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因此,当被告举证后,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补充的,无论在何时均有权要求其补充,被告可以补充,
2020-05-25
三、司法认知问题继民事证据规则确定了司法认知制度之后,在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对此也进行了明确。
2020-05-25
200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这一制度上的疏缺。
2020-05-25
确立和完善证据适用规则,是法院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在论述证据规则的涵义、性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先后阐述了确立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积极意义、基本原则和规则体系,进而重点论述我国行政诉讼应确立和完善的几个具体证据规则,旨在规划和描述出我国
2020-05-25
「摘要」证据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是诉讼营运之基石。但对于行政复议证据,如何进行质证、认定等问题法律均无规定,而且证据法学理论研究少有涉及,如何从理论和制度层面上来规范复议证据,以构建复议证据制度的最佳模式更具价值。对复议机关来说,证据是查明和确定
2020-05-25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就行政诉讼而言,这对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及诉讼参与人必须遵循统一且明确具体的证据规则,以便于查清案件事实,进而实现全部的司法公正。但是,从行政审判制度改革
2020-05-25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基础是公平原则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公平原则要求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之间的分担应当符合各自的能力要求,符合权利义务要求,并给予弱者一定的保护。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是“被告对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
2020-05-25
《司法程序法典》对国际民事诉讼的起诉、答辩、反诉、临时保护措施、审理和判决以及上诉等问题作了规定。对现行外国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与实践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而迫切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依据《瑞典司法程序法典》及其参加的有关条约对瑞典的国
2020-05-25
贸仲会予以受理,案号V20010246.玻纤厂收到仲裁申请书后,于2001年8月30日向贸仲会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要求对合资企业泰慕士公司2001年6月之前的所有账册凭证进行证据保全。第二种意见认为:玻纤厂所提出的仲裁证据保全申请,由于该仲裁证据被案外第三人所持有,证据保全
2020-05-25
现在公安机关不准我们复印,只准查阅,而我们想把这份证据复印出来并将复印件提交法庭以支持我们所作出工伤认定行为的合法性,请问能否申请法院调取这份证据?因此当存在证据支持工伤认定决定行为的合法性的情况下,应在作出该决定时进行证据的调取和采集,而在行政诉讼
2020-05-25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间,民诉意见和证据规定都有体现,但有冲突。第34条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民诉证据规则》的效力优先,因此,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满前提出。但另一方面,《民诉证据规则》在实践中适用备
2020-05-25
根据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020-05-25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材料; (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结论;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的根据。证据是指以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证据是人
2020-05-25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
2020-05-25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包括不同种类证据的效力认定标准。具体讨论了公文文书、鉴定结论、原件原物等证明力度的优先级以及各种证据的特定要求,如证人证言等。此外,也提到了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如书证、物证等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