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与行政垄断规制困境——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

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与行政垄断规制困境——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

时间:2024-03-2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67

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分析

一、泰国有限电视公司捆绑销售案

泰国1999年颁布的《贸易竞争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期望通过该法律来起诉垄断企业,保护消费者利益。1999年底,泰国贸易竞争办公室接到了两个主要案件。

在第一个案件中,泰国有线电视公司IBC和UTV合并成为有线电视公司UBC。在合并之前,IBC和UTV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节目组合。然而,合并之后,UBC改变了节目组合,并提高了安装费和每月收费。UBC申请不向新用户提供最便宜的组合,并拒绝向其他用户提供便宜组合的详细信息。UBC还承诺提供一个替代的高价格组合。贸易竞争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来调查消费者的投诉。调查发现,UBC受到了高市场准入壁垒的保护,实际上成为了国家有线电视市场的垄断者。有足够的证据表明,UBC收取的服务价格过高,并限制了新消费者的选择,使他们只能选择一个高价组合。尽管UBC承诺维持服务质量,但在《贸易竞争法》颁布实施后,它实施了捆绑销售策略。

二、行政垄断与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问题

在中国,石油、电信、电力、铁路等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竞争机制的引入仍停留在分拆原有垄断企业的层面,尚未形成规范的进入和退出制度。虽然从市场份额等标准来看,这些行业可能不构成垄断,但从垄断判别标准的角度来看,行政性准入限制广泛存在,这些行业仍然是完全的垄断行业。因此,垄断行业改革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中国的反垄断立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2006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对《反垄断法》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中,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章节被整体删除。此外,中国反垄断执法权力的配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商务部、工商总局和发改委三个部门相继介入反垄断立法工作,导致《反垄断法》的出台面临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的宣传和推动,另一方面却缺乏明确的牵头机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三、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与执法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反垄断法本身并不能自动促进竞争,其关键在于执法权力的配置。在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垄断广泛存在的经济体中,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行政垄断需要区别对待,有些行政垄断是反垄断法需要约束的对象,有些则应归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如果不能将二者分开,将会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泰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处理的两个捆绑销售案例的分析,可以考察泰国的行政垄断、利益部门博弈与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问题,并通过这个角度反思中国的行政垄断规制策略和反垄断执法权力的配置模式选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该如何构建

    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的性质决定其适用的基本标准无疑是一般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不能仅因反垄断法所具有的公法性,而将其最低标准拔高至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中的最低证明标准。但反垄断法的内容及其特征,使其案件成为有别于其他民商事诉讼案件的特殊民事纠纷案件,并在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经济行政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创造进行合法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竞争的自由性,鼓励经营者积极参予市场竞争,保证经营者自愿参预市场竞争的机会

  •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外资并购的效应分析表明,其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它可能导致垄断,从而压制东道国的幼稚工业,控制东道国市场,破坏东道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反垄断法总则是什么
  •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