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的国际比较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4-03-1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90

不同国家竞争法律责任制度的比较

与日本竞争法律的比较

日本的竞争法律责任制度以民事救济为主,刑事制裁为辅,而中国的竞争法律责任制度以行政处罚为主,辅以相应的民事救济。

在民事法律措施方面,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详细规定了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停止请求权和恢复信用的措施,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相比之下,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规定了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在行政法律措施方面,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行政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而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没有关于行政法律措施的规定。

在刑事法律措施方面,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和刑罚。而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刑事法律措施作为民事法律措施和行政法律措施的补充,依据中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与德国竞争法律的比较

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了双轨制制裁体系,即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共同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法律体系有效地制止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了诚实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德国的法律直接规定了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如假冒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诽谤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这种规定可以更有效地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比之下,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了以行政控制为主,司法控制为辅的控制模式。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上,主要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较少。

总体而言,中、德、日三国在竞争法律责任制度的具体运用上存在很多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为中国竞争法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保护

    商业秘密的定义、重要性及其保护制度。商业秘密指未公开、具实用性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和经营信息。劳动者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现行保护制度主要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对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集体协商代表也应遵守保密义务。

  •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有权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自主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法律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禁止经营者违背消费者意愿进行销售行为,政府也不得滥用权力限制消费者选

  •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措施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措施。首先建议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拓宽执法范围;其次,扩大执法权限,强化查处力度;再次,加重法律责任,增强可操作性;最后,进一步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工商部门独立执法。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必要性。首先,为了遏制知识产权滥用,需要反垄断法来弥补民商法调整的缺陷。其次,完善我国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的法律体系,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最后,

  • 解决域名纠纷案件的法律问题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