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未列举的商业仿冒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未列举的商业仿冒行为

时间:2023-10-13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92

仿冒行为的定义与范围

仿冒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与他人的商业标记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记,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可能导致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商业标记是指经营者使用的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特征的标记,包括商标、商号(字号、厂商名称、企业名称)、商业域名、企业徽标、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商务广告语、产地标记、质量认证标记、商业外观乃至特定商业成果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仿冒行为的规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以下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1.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商业标记的范围应扩大

根据上述第5条规定,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的仿冒对象仅限于商标、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姓名、质量标志、产地。然而,这远远不能够涵盖商业标记的全部。

除了上述规定的商业标记外,还应包括域名、企业徽标、商务广告语、商业外观、特定商业成果,以及其他能够标示商品或者服务特征的识别性标记。例如在宋维河与广州市越秀区东北菜风味饺子馆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原告设计的包括字号的字体、装饰及服饰图案、广告语、吉祥物等内容的视觉识别系统,实际上就是商业外观的通俗说法。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并且原告以该系统自行经营并授权连锁经营,可见该商标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未明确列举商业外观不正当竞争问题,已列举的规定也难以包含此种仿冒行为。然而,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仿冒商业外观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对其实施民事制裁并无法律障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基本权利,包括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等。但自主选择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保护

    商业秘密的定义、重要性及其保护制度。商业秘密指未公开、具实用性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和经营信息。劳动者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现行保护制度主要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对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集体协商代表也应遵守保密义务。

  •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详细阐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并明确了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义务。同时,也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 自主选择权的法律意义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