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浅谈我国金融业反不正当竞导的法律思考

浅谈我国金融业反不正当竞导的法律思考

时间:2024-09-0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59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和特征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是指金融机构或相关从业人员违反国家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金融业不正当竞争具备以下特征:

1. 特定主体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是金融市场经营者,即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参与金融市场竞争、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

2. 违法性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背了市场交易应遵循的原则。

3. 危害性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金融秩序,对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危害。由于金融业的经营风险较高,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危害性更大。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除了具备一般不正当竞争的特征外,还具有行业性和技术性等特点。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

公平竞争是我国金融业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一些金融机构将不规范、不正当的竞争作为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手段。不同金融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表现形式各异,渗透到各个业务中。

1. 银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银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表现在存贷款业务、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出具信用证(保函、资信证明)、信用卡等各种业务中。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馈赠物品、给予回扣等方式来吸引存款;擅自降低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甚至不收取银行服务费等。

2. 保险业的不正当竞争

保险业的不正当竞争主要体现在保险同业机构间价格竞争的不合理性和利用外来力量竞争的不公平性。价格竞争的不合理性表现为通过降低保险费率、提高手续费、扩大保障范围和协议性承保等违法违规手段来争夺业务。利用外来力量竞争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为有些保险公司借助行政权力、私人关系等外力促使客户投保,甚至通过向企业发放巨额贷款和提供担保、融资等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

3. 证券业的不正当竞争

证券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返佣、年费炒股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商部门对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工商部门对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根据情节轻重和后果严重程度,工商部门可采取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法律依据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规定了对虚假宣传行为的处罚标准和相关责任。同时,也涉及了消费者对虚假宣传的维权方式和连带责任

  •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涉嫌虚假宣传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包括夸大产品性能、对原材料标示含糊、使用无效许可证、宣称是某品牌的更新换代产品、打着出口转内销等旗号。公民可以通过收集证据、选择投

  •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竞争法的利益保护中心的历史变迁及其理论基础。现代竞争法起源于法国判例法,涉及反不正当竞争。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国家将消费者利益置于中心位置,竞争法的目的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保护为终极目标。这是因为消费者立法与竞争法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立法者意识到消费者承

  •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外资企业对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条款的关注和担忧。文章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拥有明显的知识产权优势,可能因此受到反垄断法的关注。但反垄断法并非针对外资企业或其知识产权垄断地位,而是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要不妨碍竞争,就不会

  •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 什么是保密协议
  • 反不正当竞争法拟修改,“傍名牌“最高可罚百万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